一、师资队伍
1.人员规模
从事教育学、心理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专任教师11人,其中正教授4人,副教授2人。申请招生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的骨干教师3人,全部具有高级职称,并聘请4名中学数学教师作为行业教师。
2.人员结构
(1)职称结构。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的6人,约为40%,副高职称的13人约为60%。
(2)年龄结构。在师资队伍中,在45岁以下约占整个师资的35%;在45岁以上的约占65%。
(3)学历结构。在师资队伍中,博士学位拥有者5人占整体比例20%;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100%。
二、数学专业培养质量
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2%。近三届应届一次性学位授予率平均98.97%,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平均为99.32%。长期以来,学院坚持以科技活动推动学风建设,被学校确定为“学风建设”试点单位。学生承担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,公开发表论文160余篇(其中核心期刊25篇);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1项,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、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、全国高等数学竞赛奖近400项;在陕西省“挑战杯”竞赛及陕西省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获奖10余项。
2010届学生王超发2013年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,2012届毕业生李青松2015年考取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,2014届毕业生陈思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,2014届毕业生高晓丽2017年考取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安康市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摇篮。毕业生社会声誉好,用人单位评价高。
三、研究生培养
汪义瑞教授、成波教授与西安工程大学的合作,联合指导研究生2名,赵临龙与陕西理工大学和延安大学数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4名。研究生培养质量情况:赵临龙教授(三级),被陕西理工大学聘请为硕士生导师,并且担任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胡昊的(第二)导师培养工作。在研究生培养中做了以下工作。
(1)塑造爱岗敬业精神。
(2)强化专业能力提升。胡昊同学参与全国创新基金项目《车行汉中APP开发与应用》,并结题;被陕理工评为 “优秀实习生”;发表中学数学研究论文《让初中生“画”出几何思维》。
(3)增强社会服务意识。胡昊同学为安康学院考研学生做《开启考研之路钥匙》的报告。
四、科研项目及经费
近5年,每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,平均立项约6项,师均纵横项目经费达8余万元。
五、科技成果及获奖
出版著作、教材4部
(1)2025年4月,刘铁教授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《应用型本科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实践》。
(2)2025年9月,刘铁教授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《大学数学实验》。
(3)2025年12月,武海辉、王秋芬两位老师合编,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《种群捕食系统与Banach空间p阶Bessel列扰动的数学建模》。
(4)2025年12月,杨高翔教授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《时滞效应下生物种群模型的时空动力学研究》